最近车市,有件事儿让人心里不太舒坦。
前些日子南方骤雨如注,尤以贵州榕江灾情为重,不少百姓家园被毁。
水患未消,却闻外地车商蜂拥而至,专事收购泡水车辆。
这等行径,往轻了说,是钻营逐利,往重了讲,实乃乘人之危。
先不论道德高下,只扪心自问一句:如此作为,良心何安?
对有意购入二手车的朋友而言,雨季堪称步步惊心的时节。
那些惨遭水浸的车,经过一番粉饰,便会鱼目混珠,重返市场。
您若贪图一时之利,极有可能买到包藏祸心的隐患。
何出此言?泡水车的危害,绝非危言耸听。
首当其冲,便是电路损毁。
此乃潜伏之疾,平日里悄声无息,一旦发作,便可能措手不及。
小则车窗失灵、音响哑声;大则引擎骤停、制动失效,直接威胁驾乘者的生命安全。
正如《礼记·大学》所言:“身有所忿懥,则不得其正”,车辆若有隐疾,则难保行车之正。
再者,攸关性命的安全气囊。
经历浸泡的安全气囊,很可能沦为摆设,该挺身而出时却毫无反应,危急关头,岂不令人扼腕?
还有汽车的“肺腑”——引擎。
浸水后的引擎,轻则动力衰减,重则直接报废,维修开销甚至高于车价本身,叫人欲哭无泪。
今年南方数场暴雨过后,泡水车数量激增。
据内部消息,至少六成泡水车经过翻新后,会被重新投放到二手车市场。
此等比例,不禁让人胆寒!
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,黑心商家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。
是以,诸位欲购二手车的朋友务必擦亮双眼!
今日我便传授几招,助您练就一双慧眼,识破泡水车的“画皮”。
首招,细察安全带连接处。
切莫为表面光鲜所惑!
部分商家仅更换带身,内部则能省则省。
务必将安全带拉至尽头,仔细观察根部是否有霉变、发黑等迹象。
霉迹与水印难以彻底清除,暴雨重灾区收来的车辆,往往在此露出马脚。
恰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所言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安见其真?”不可被表面现象迷惑,需深入细节方能窥见真相。
次招,手探座椅下钢板。
仅看脚垫无济于事,此等障眼法早已被识破。
将副驾驶座移至最前,探手触摸滑轨下方钢板接合处。
若触感粗糙,有泥沙或潮湿之感,则基本可断定该车曾遭水浸。
修理厂清洁内装时,鲜少拆卸座椅,故泥沙往往藏匿于此,经年不散。
“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”,华丽外表之下可能暗藏玄机。
三招,详验备胎储藏格。
后备箱垫焕然一新?
此乃欲盖弥彰之举!
务必揭开垫层,详查备胎格。
若曾积水,必留锈蚀痕迹。
若气味腥臭,则需格外警惕!
更有甚者,会喷涂银漆掩盖,只需轻拭便会脱落,无所遁形。
“掩耳盗铃,自欺欺人”,试图掩盖真相的行为终将适得其反。
四招,详察前大灯内里。
切莫轻信“水雾乃正常现象”之说!
开启大灯,仔细观察灯罩内部,是否存在形似摇晃可乐后的水痕?
若有,足证大灯曾遭水浸。
更换大灯费用不菲,翻新厂通常仅做表面文章,水痕会随着温度变化反复显现。
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问题长期存在,难以轻易根除。
五招,嗅闻空调出风口。
启动冷气,运行约十分钟,关闭车窗后立即靠近出风口细嗅。
若闻到霉腐与铁锈交织的异味,此乃泡水车独有的气味!
香氛虽能遮掩车内异味,却难以掩盖空调滤芯后方金属管道所散发的独特气息。
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细微之处往往能揭示整体问题。
终极之法,检测行车电脑(ECU)。
花费小钱,查验行车电脑是否存在故障代码。
遭受水浸的车辆,其电子元件常因腐蚀而产生无法消除的故障码。
尤需留意气囊控制模块,此部件浸水后极易失灵,一旦发生事故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防微杜渐,未雨绸缪”,在问题恶化之前采取措施,方为上策。
那些外地车商为何不远千里奔赴灾区,专事收购泡水车?
答案尽在一个“利”字。
低价购入,精心翻新,转手便可赚取暴利。
然而,以此牟利,于心何忍?
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,终将受到良心的谴责。
曾有车友因贪图便宜,购入泡水奥迪A4,结果雨中高速行驶时车辆突然断电,险些酿成惨剧。
此非耸人听闻,泡水车确有致命风险!
因此,恳请各位朋友在选购二手车时务必审慎!
切莫因小失大,为自己埋下安全隐患。
谨记在心:泡水车难以修复!
线路在数年内必将出现问题,省下的钱最终都将流入修理厂腰包!
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,切莫贪图蝇头小利而忽视了安全。
值得深思的是,不少二手车商自己驾驶的都是新车。
其中深意,各位不妨细细品味。
“明哲保身,趋利避害”,此乃人之常情,但经营者更应坚守职业道德。
归根究底,购车乃是大事,安全至上!切莫让泡水车毁掉您的生活!
各位在选购二手车时,又遇到过哪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?
亦或有其他防坑妙招?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集思广益,守卫自身权益!
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,交流经验,共同进步,方能避免重蹈覆辙。
佳禾资本-配资炒股论坛平台-配资股票交易网站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