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难以想象,期期都是华东师大的老教授们授课,孩子们跟着教授学习物理、研究法国文学,回家还吵着要看书……”近期,长风新村街道师大三村居民区“榜样课堂”开课,邀请居住在社区内的华东师大老教授们为社区适龄孩子讲知识、读文章,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长“暑假带娃难”问题。
长风新村街道居民区持续探索暑期带娃新解法。从最初的单个居民区投石问路、试探摸索到多个居民区借鉴推广、遍地开花,从“先办一年看看”到“连续三年叫好叫座”,“居委会带娃”模式在长风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。
开辟“带娃”新渠道
打破安全焦虑
“孩子宅家太无聊,独自相处两个月,我们很担心孩子,要是能有个同龄人玩耍的、安全的地方就好了。”一天,一位家长忧心忡忡找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,希望社区能提供孩子玩耍的平台。曹家巷社区“巷心力”暑托班的开办,正是源于社区家长们的这份牵挂。
老居民区是“熟人社会”,家长们比起陌生人,既对居委会更加信任,又对社区充满期待,渴望与邻里温情共生。这不仅仅是家长的急难愁盼,更是撬动“邻里共治”、构建“儿童友好”氛围的重要机会,也是“居委会带娃”模式能够持续的底层原因。
展开剩余72%比起送娃出门,“百米半径”内的“社区带娃”排除了路上的风险,居民区全力做好课前、课中、课后安全工作,让家长们能放心地把孩子“托付”给社区。
以普陀四村第一居民区(以下简称“普四一委”)为例,每次开课前,社区工作人员提前一天确认参与人数,准备课程所需物料;课程中,在微信群内反馈孩子们学习的图片和视频,让家长们了解自家宝贝的参与情况;课程结束,社区工作人员会及时通知家长。“我们每次都确保所有孩子安全‘交接’到家长手里再离开。”普四一委社工说道。
居民区变身“童”乐园
让社区带娃走得更远
管理人员由社工担任,活动空间可以利用“共享家”,难的是课程资源从何处来?长风新村街道居民区“各显神通”,链接资源、优化服务,不断细化优化孩子们的活动内容。
“共享家长”上岗带娃
在紫御豪庭居民区,“家长学校”是带娃“新军”,家长大部分由小区“第二梯队”成员组成,或为授课人或是课堂资源提供者。“学校”暑期开班,课程共8节,一周一节,覆盖整个暑期,涵盖书法、音乐会、油画、寿司制作等不同课程。课程的内容由居委会工作人员精挑细选。
“内部挖潜”发挥特色
师大三村居民区通过搭建高校与社区教育之间的桥梁,挖掘社区潜在资源,引领孩子们成长。居民区邀请社区内的华东师大老教授们,为社区内的适龄学生举办“榜样课堂”。外国文学、物理原理、心理知识……老教授们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。“听了这两期‘榜样课堂’的授课,收获颇丰,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感受到老教授的治学精神与人格魅力。”一位家长赞赏道。
“党建共建”拓充资源
曹家巷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群服务站的阵地作用,通过党建促共建,形成合力,并积极挖掘社区“第二梯队”的潜力,整合社区资源,与共建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、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联合,巧妙链接多方资源,推出了一系列暑期课程,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、拓宽了他们的视野,同时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社交环境,也为家长们提供了“喘息空间”,切实解决了暑期中家长照顾孩子的烦心事。
“街道配送”拓宽空间
依托长风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,长风一村“小青风”暑期课堂如期开课。参观“特种设备科普基地”、学习消防知识、金箔画非遗体验……街道团工委、妇联合力配送资源,派出所、辖区共建单位给力相助,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让孩子们在室内沉浸式学知识,还走出房间、拓宽空间,在玩耍中快乐成长。
记者:普陀区融媒体中心长风分中心
编辑:尉澜
发布于:北京市佳禾资本-配资炒股论坛平台-配资股票交易网站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