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在沙丘平谷突然去世。按照秦始皇生前的遗嘱,他的大儿子扶苏应当继承帝位。然而,宫中的大太监赵高与丞相李斯却暗中篡改了这份遗诏,发动了宫廷政变,使得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登上了皇位,成为秦朝的第二任皇帝——秦二世。胡亥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,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。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决定性因素,便是他与赵高之间复杂的关系,常言道“成也赵高,败也赵高”。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位普通太监,却因其精通狱法、身材高大、写得一手好字等才能,得到秦始皇的青睐,被任命为中车府令,主管皇帝的车马仪仗队。赵高心机深沉,擅长用言辞打动人心,巧妙地取悦上级。他也开始接近胡亥,教他书法和判案,两人很快便建立了深厚的关系。
那一年,秦始皇正计划巡游四方,而胡亥已经年满20岁,依旧乐于享受奢华生活,向父亲请求随行。秦始皇一直宠爱这个最小的儿子,于是便答应了他的请求。不幸的是,秦始皇未曾走多远便因病倒下,意识到自己的时日无多。他心知自己已经难以长命,因此及时安排了皇位继承的事宜。遗嘱中规定,长子扶苏应负责将军蒙恬的兵权移交,自己则急速返回咸阳主持丧事,并继承父亲的帝位。遗诏被密封在玉玺之下,暂时交给赵高保管。然而,在未及送出遗诏之前,秦始皇便去世了。
展开剩余61%丞相李斯决定不立即公开丧事,只有他、胡亥、赵高以及几位亲信宦官知晓这一秘密。在返回咸阳的途中,赵高看到时机成熟,便悄悄发动了政变。他先是开始游说胡亥:“皇帝驾崩了,但没有为你等兄弟分封诸侯,唯一有封诏的是长公子。等他一回到咸阳,马上就能继位,你怎么办呢?”胡亥对继位之事并无太多兴趣,作为父亲的次子,他无心权力,轻描淡写地回答:“父亲去世,怎可能分封我呢?这岂不是天经地义?”赵高并不急于满足胡亥的回答,而是进一步点拨:“不对!天下的大权如何分配,关键就在于你、我、以及丞相李斯的选择。你难道不想考虑一下,究竟是别人对你称臣,还是你自己向别人称臣?掌控他人,和被他人控制,哪个更值得呢?”胡亥经过赵高的一番言辞蛊惑,终于产生了争夺帝位的念头。
然而,仅凭胡亥一人还不足以成事,赵高知道,李斯必须加入其中。于是,赵高开始游说李斯,告诉他:“丞相,您想一想,您的才能、功劳、在百姓中的威望,与蒙恬相比,差距有多大?一旦长公子扶苏登基,他必定会用蒙恬担任丞相,而到时,您恐怕连侯爵的位分都保不住。您若继续不支持我们,最终的下场必定悲惨,恐怕连带您的家族都会受害。”赵高巧妙的威胁与利诱,使得李斯内心挣扎。最终,李斯因担忧失去一切,选择向赵高屈服,同意支持胡亥继位。
赵高进一步设计伪造了遗诏,命令处决扶苏和蒙恬。最终,胡亥顺利登基,成为秦朝的皇帝,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赵高操控下的政治游戏。从此,胡亥虽然坐上了帝王宝座,却也深陷在赵高的掌控之中,逐渐走向了悲剧的结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佳禾资本-配资炒股论坛平台-配资股票交易网站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